该论文提出了一个新的基准来测试视觉表征,该基准直接测试大脑中多个视觉皮层区域中的神经表征,并测试了产生特征空间的任何计算机视觉算法。结论是一种针对中等图像难度的学习算法能够达到与大脑皮层区域 IT 相当的性能水平,并且优于更简单的区域 V4,在较高难度水平时甚至超过了 IT。
Jan, 2013
研究深度残差网络(ResNet)、循环神经网络(RNN)和灵长类视觉皮层之间的关系。作者提出了一种将浅层RNN与ResNet进行结合以及一种基于RNN的新型神经网络架构,并通过对CIFAR-10和ImageNet数据集的测试证明了其有效性。
Apr, 2016
本文比较了人类视觉系统和深度神经网络(DNN)在图像退化方面的泛化能力,发现人类视觉系统更加耐受于图像处理,而当信号变弱时,人类和DNN的分类误差模式逐渐分离,这表明在视觉识别方面,人类和DNN之间仍存在显著差异。
Jun, 2017
通过引入前馈卷积神经网络与反馈式局部循环连接设计,提高图像识别准确性,更加贴近灵长类动物视觉系统的神经活动,为当代物体识别任务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Jun, 2018
通过使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本文发现视觉系统中的不同神经约束可以导致视觉处理的不同阶段产生不同的表征模式,并预测小型脊椎动物的视网膜应执行非线性的特征检测计算,而大型动物的视网膜应当基本以线性方式编码视觉场景以响应广泛的刺激。
Jan, 2019
本研究采用时间分辨脑成像和深度学习的方法,探究人脑视觉处理的层次动态及信息流向,结果表明,回归深度神经网络模型比参数匹配前馈模型更能准确捕捉人脑视觉处理的多区域功能
Mar, 2019
本文发现,尽管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在图像识别任务上比人类表现更好,但它们不能很好地预测自然图像在颞下皮层(IT cortex)的神经响应,我们提出了神经协调器,通过该工具可以纠正这个问题。
Jun, 2023
深度神经网络在腹侧视觉流中与脑活动相吻合。然而,灵长类动物视觉系统具有与之不同的背侧处理流,具有不同的功能性质。本研究旨在通过训练自监督几何感知递归神经网络(GRNN)来预测新的相机视图,使用3D特征存储器来测试该模型是否与背侧视觉区域的神经响应更吻合。与已被证明在腹侧区域中吻合良好的自监督基准模型相比较,我们发现GRNN在背侧脑区能更好地解释方差的比例。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了利用任务相关模型来研究视觉流之间的表征差异的潜力。
Sep, 2023
通过在连续层上独立进行自我监督训练的自底向上方法,我们使两阶段的模型更好地与灵长类动物的V2区域神经活动一致,提高了对于识别对象和与人类行为相一致的一致性。
Dec, 2023
我们提出了一种名为“动态网络架构”的新型智能系统架构,该架构依赖于稳定循环网络,并讨论其在视觉上的应用。我们的模型通过解释小区域网的较复杂特征为层次特征表示,与人工神经网络(ANNs)本质上不同。通过动态连接主义原则,我们的模型通过自组织机制,结合Hebbian可塑性和定期加强的抑制来稳定初级传入信号引起的神经激活。我们通过将线条片段组合成较长线条的实验,证明了DNA的可行性,即使在每个空间位置引入了高达59%的噪声,线条表示的构建仍然保持稳定。此外,我们展示了该模型能够从部分遮挡的输入中重建预期特征,并且可以推广到训练期间未观察到的模式。在本研究中,我们限制DNA在一个大脑皮层区域,并关注其内部机制,提供了关于一个独立区域的优势和不足的深入理解,并展望了未来工作如何通过组合多个区域来实现不变的物体识别。
Jul, 2024